信无二命讲信用就不能接受两种命令意为既受晋君之命就不受楚王之
信无二命:讲信用就不能接受两种命令。意为既受晋君之命,就不受楚王之命。
不知命:不知“信无二命”。
霣(yǔn):通“陨”,此指废弃。
“臣之”二句:解释之所以答应庄王,是为了完成晋君的使命。
禄:福。
考死:死得其所。考,高寿,此指善终。
舍:赦免。
宋人派乐婴齐到晋国告急求援。晋景公想救宋,大夫伯宗说:“不能救。古人有过这样的话:‘马鞭虽长,也打不到马腹。’上天正把强盛授予楚国,我们不可与之争锋。晋国虽然强大,可是能违背天的旨意吗?俗话说:‘或高或低,或屈或伸,一切全由我心来裁度。’江河湖泽可以容纳污泥浊水,山林草莽可以藏毒害之物,美玉也隐藏着瑕疵。国君忍受耻辱,这也是天的常道。君王还是再等等吧。”晋景公于是停止发兵。
晋派解扬到宋国去,叫宋人不要投降楚国,说:“晋军已经全部出发了,就要到达了。”解扬路经郑国时,郑人将他抓获,并献给楚军。楚王给他大量财物,要他对宋人说相反的话,解扬不答应,威逼再三他才答应。解扬登上楼车,楚人要他呼叫宋人并把情况告诉他们。解扬却乘机传达了晋君的命令。楚王要杀掉他,派人对他说:“你既然已答应我君却又翻悔,这是何故?不是我们不讲信义,是你违背了诺言,你赶快去接受死刑吧。”解扬回答说:“下臣听说,国君能制定正确的命令叫义,臣子能承担命令叫信,以臣子的信去贯彻君王的义并加以推广叫利。谋划而不失去利,并以此来捍卫社稷,这是百姓的领袖。贯彻义不能有两种相互矛盾的信,守信的臣子也不能同时接受两种相互矛盾的命令。君王赠给臣下财物,说明君王不懂得命令的含义。臣下接受寡君的命令出使于外,宁死也不废弃寡君的命令,又怎么可以因财物而改变呢?臣下之所以应许君王,是为了完成寡君的命令。身虽死但能完成命令,这是臣下的福气。寡君有守信的臣子,下臣得以善终,我还求什么呢?”楚庄王于是赦免了解扬,让他回国去了。
- 信无二命讲信用就不能接受两种命令意为既受晋君之命就不受楚王之[图]
- 去来江口守空船绕船月明江水寒夜深忽梦少年事梦啼妆泪红阑干我闻[图]
- 说同“悦”荣夷公荣国君主姬姓夷荣公的谥号芮良夫周王室大夫姬姓[图]
- 《献帝春秋》曰绍耻班在太祖下怒曰“曹操当死数矣我辄救存之今乃[图]
- 楚公子弃疾弑公子比 比已立矣其称公子何?其意不当也其意不当则[图]
- 葛由乘木羊崔文子学仙琴高取龙子陶安公通天淮南八老公刘根召鬼王[图]
- 【 】问“孔子谓武王未尽善恐亦有不满意”先生曰“在武王自合[图]
- 据史料记载屈原辅佐楚怀王期间天下大势七国争雄唯有汉中秦国最为[图]
- 初九以阳居阳得位上应于四;四体坎(上卦)坎为险故“不出户庭”[图]
- 祗敬载事 夔夔斋栗因谨慎而颤栗的样子( [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