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文即南朝梁简文帝名萧纲字世缵小字六通南兰陵(今江苏常州西北
简文:即南朝梁简文帝,名萧纲,字世缵,小字六通,南兰陵(今江苏常州西北)人。萧衍第三子。
孝元帝:即南朝梁元帝。名绎,字世诚,小字七符。萧衍第七子。天正元年(552)在江陵即位称帝。年号承圣。但当时梁州、益州已并于西魏,襄阳也在西魏控制之中,江陵形势十分孤立。承圣三年(554)九月西魏宇文泰派万纽于谨、宇文护率军五万南攻江陵。十一月江陵城陷,萧绎被俘遭害。江陵:今湖北荆州。
万纽于谨:本姓万忸于氏。字思敬,洛阳(今河南洛阳东北)人。北魏、西魏、北周名将。西魏大统元年(535),拜西魏骠骑大将军。后以功进爵常山郡公,拜大丞相府长史,兼大行台尚书。十二年(546),拜尚书左仆射,旋迁司空。十五年(549),进位柱国大将军。西魏恭帝元年(554),领兵五万攻南朝梁,并预料梁元帝萧绎必据守都城江陵,遂先遣精骑断梁军退路,后率大军直趋江陵,多路合围,一举克之,擒元帝。三年(556),拜大司寇。北周孝闵帝元年(557),封燕国公,迁太傅、大宗伯,参与朝政。
庾信:字子山,南阳新野(今河南新野)人。少聪敏好学,有才名。初仕梁,为昭明太子伴读,曾任尚书度支郎中、东宫领直等官。后奉命由江陵出使西魏,值西魏灭梁,被留。历仕西魏、北周,官至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在梁时出入宫禁,为文绮艳,与徐陵并为宫廷文学代表,时称“徐庾体”。入魏后文风有所改变,他的《哀江南赋》和《拟咏怀》诗可为代表。虽有堆砌典故、用意曲深之弊,但总的成就集六朝诗、赋、文创作之大成,对唐代文学影响甚巨。
宰衡:指宰相。
庙略:朝廷的谋略。
周、孔:指周公、孔子。
贞观二年(628),太宗对身边的大臣们说:“古人说:‘国君好比是盛水的容器,百姓好比是水,水的形状是方是圆决定于装它的容器,而不决定于水本身。’所以尧、舜用仁义统治天下,而人们也跟着行仁义;桀、纣用暴虐统治天下,而人们也跟着行暴虐。下边的人做些什么,都是跟着上面人的喜好。至于像梁武帝父子崇尚浮华,只有喜欢佛教、道教。武帝末年,经常驾临同泰寺,亲自讲解佛经,随从的官僚们也都跟着戴大帽穿高靴,乘车随从,整天谈论佛经义旨,不把军机要务、法典制度放在心上。等到侯景率兵攻打京师时,尚书郎以下的官员多数不会骑马,徒步狼狈逃窜,被杀死的人在路上一个接一个。梁武帝和儿子简文帝最后被侯景幽禁而死。孝元帝在江陵被西魏万纽于谨所包围时,他还在不停地讲论《老子》,官员们都穿着军装听讲。不久江陵城被攻破,君臣都被俘虏。庾信也感叹他们的如此作为,在《哀江南赋》中写道:‘宰相把战争当作儿戏,官吏把清谈当作国家的谋略。’这件事实在可以作为鉴戒。我现在所喜欢的,只有尧、舜的准则,周公、孔子的礼教,我认为就像鸟有了翅膀,像鱼依靠水一样,失去它必死无疑,不能片刻没有啊!”
贞观四年,太宗曰:“隋炀帝性好猜防,专信邪道,大忌胡人,乃至谓胡床为交床,胡瓜为黄瓜,又筑长城以避胡,终被宇文化及使令狐行达杀之。又诛戮李金才,及诸李殆尽,卒何所益?且君天下者,惟须正身修德而已,此外虚事,不足在怀。”
- 信无二命讲信用就不能接受两种命令意为既受晋君之命就不受楚王之[图]
- 去来江口守空船绕船月明江水寒夜深忽梦少年事梦啼妆泪红阑干我闻[图]
- 说同“悦”荣夷公荣国君主姬姓夷荣公的谥号芮良夫周王室大夫姬姓[图]
- 《献帝春秋》曰绍耻班在太祖下怒曰“曹操当死数矣我辄救存之今乃[图]
- 楚公子弃疾弑公子比 比已立矣其称公子何?其意不当也其意不当则[图]
- 葛由乘木羊崔文子学仙琴高取龙子陶安公通天淮南八老公刘根召鬼王[图]
- 【 】问“孔子谓武王未尽善恐亦有不满意”先生曰“在武王自合[图]
- 据史料记载屈原辅佐楚怀王期间天下大势七国争雄唯有汉中秦国最为[图]
- 初九以阳居阳得位上应于四;四体坎(上卦)坎为险故“不出户庭”[图]
- 祗敬载事 夔夔斋栗因谨慎而颤栗的样子( [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