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气至阳而起至阴而止”人体正常睡眠的条件是气血盛营卫强气血
“故气至阳而起,至阴而止。”人体正常睡眠的条件是气血盛,营卫强,气血运行之道通畅,营卫能够正常运行而阴阳相交。老人昼不精、夜不瞑,是因为其气血衰,其肌肉枯,气道涩,五脏之气相搏,其营气衰少而卫气内伐;而少壮之人昼精而夜瞑,则是因为其气血盛,其肌肉滑,气道通,营卫之行,不失其常。这就是营卫与寤寐的关系。
若卫气不能入于阴分而与营气相交,导致阳分之气盛而阴分之气虚,这是造成失眠的重要机理。由此推之,凡外感、内伤等因素,一旦扰乱了营卫的正常运行,均有可能导致失眠或嗜睡等证。临床上,对于睡眠失常的病证,辨证运用调和营卫之法。如《黄帝内经》用半夏秫米汤治失眠,《金匮要略》用桂枝龙骨牡蛎汤治失眠,皆与调和营卫之法有关。
黄帝曰:愿闻营卫之所行,皆何道从来?岐伯答曰:营出于中焦,卫出于下焦。黄帝曰:愿闻三焦之所出。岐伯答曰:上焦出于胃上口,并咽以上,贯膈而布胸中,走腋,循太阴之分而行,还至阳明,上至舌,下足阳明。常与营俱行于阳二十五度,行于阴亦二十五度,一周也。故五十度而复大会于手太阴矣。黄帝曰:人有热,饮食下胃,其气未定,汗则出,或出于面,或出于背,或出于身半,其不循卫气之道而出,何也?岐伯曰:此外伤于风,内开腠理,毛蒸理泄,卫气走之,固不得循其道。此气慓悍滑疾,见开而出,故不得从其道,故命曰漏泄。黄帝说:我希望听到营、卫二气的运行,都是从哪里发出来的?
岐伯回答说:营气发于中焦,卫气发于上焦。
黄帝说:希望听一下发于上焦的情况。
岐伯回答说:上焦之气从胃上口发出,并食道上行,穿过膈膜,散布胸中,横走腋下,沿手太阴肺经范围下行,返回到手阳明大肠经,上行至舌,又下流注于足阳明胃经,卫气与营气一样都是运行于阳分二十五周,运行于阴分二十五周,这就是昼夜一周的大循环。所以卫气五十周次行遍全身,再与营气大会于手太阴肺经。
黄帝说:人在有热时,就会饮食刚入胃,其精微之气还未化成,汗就先出来了。或出于面,或出于背,或出于半身,并不沿着卫气运行的道路而出,是什么道理呢?
岐伯说:这是为风邪所伤,以致腠理舒张,皮毛为风热所蒸,腠理开泄,卫气行至肌表疏松的地方,就不沿着它的流行道路走了。卫气的性质慓悍滑利,见到开泄的地方就走,所以不能从它正常运行之道而出,这叫漏泄。
- 信无二命讲信用就不能接受两种命令意为既受晋君之命就不受楚王之[图]
- 去来江口守空船绕船月明江水寒夜深忽梦少年事梦啼妆泪红阑干我闻[图]
- 说同“悦”荣夷公荣国君主姬姓夷荣公的谥号芮良夫周王室大夫姬姓[图]
- 《献帝春秋》曰绍耻班在太祖下怒曰“曹操当死数矣我辄救存之今乃[图]
- 楚公子弃疾弑公子比 比已立矣其称公子何?其意不当也其意不当则[图]
- 葛由乘木羊崔文子学仙琴高取龙子陶安公通天淮南八老公刘根召鬼王[图]
- 【 】问“孔子谓武王未尽善恐亦有不满意”先生曰“在武王自合[图]
- 据史料记载屈原辅佐楚怀王期间天下大势七国争雄唯有汉中秦国最为[图]
- 初九以阳居阳得位上应于四;四体坎(上卦)坎为险故“不出户庭”[图]
- 祗敬载事 夔夔斋栗因谨慎而颤栗的样子( [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