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公答道“敌人刚到队列还没有整好部队前后衔接不上遇到这种情况
太公答道:“敌人刚到,队列还没有整好,部队前后衔接不上,遇到这种情况,就打败敌军前面的骑兵,攻击它的左右两侧,这样敌人必定败逃;敌人的行列整齐稳固,士卒斗志昂扬,遇到这种情况,就让我们的骑兵攻击敌人的两翼,不要离开,有的奔驰过去,有的奔驰回来,快如急风,猛如响雷,扬起飞尘,使白天变得如同黑夜,我军屡次更换旌旗,改换衣服,这样敌军就能被打败;敌人的阵势不稳固,士卒缺乏斗志,遇到这种情况,就逼近敌军的前后两方,包抄它的左右两翼,从两翼发起攻击,这样敌人必定因害怕而溃败;敌人到了夜晚想要返回驻地休整,全军官兵惊慌恐惧,遇到这种情况,就从两翼包抄敌人,快速攻击敌军后部,逼近敌人营垒门口,不让敌人进入营地,这样敌人必定失败;敌人没有占据险要地形,无法固守,遇到这种情况,我军就长驱直入,阻断敌人的粮道,这样敌人必定因饥饿而溃败;敌人处于平坦地势,四面都容易受到攻击,遇到这种情况,就用战车、骑兵攻击它,这样敌人必定溃乱;敌人奔走逃跑,士卒散乱无序,遇到这种情况,就命部队有的攻击敌人的两翼,有的从前后冲杀,这样敌人的主将就会被擒获;敌人夜晚返回营地,士卒人数很多,队列必定混乱,遇到这种情况,就命我军骑兵每十人编成一队,每百队编成一屯,同时下令将每五辆战车编成一聚,每十聚战车编成一群,多多设置旗帜,配备强弩,让有的战车、骑兵攻击敌人的两侧,有的从前后加以拦截,这样就能俘获敌军的主将。这些就是骑兵取胜的十种情况。”
武王又问:“九种失败的情况是怎样的呢?”
太公答道:“大凡用骑兵攻击敌军,却未能攻克敌阵,敌人假装逃跑,然后战车、骑兵突然回转过来攻击我军后部,这就是骑兵的败地;追击逃跑的敌人,越过险要地形,长驱直入而不停歇,敌人在我军两侧埋下伏兵,同时又阻断了我军的后路,这就是骑兵的围地;能前去却不能返回,能进入却不能退出,这种情形可称为陷于天井、困于地穴,这就是骑兵的死地;进去的道路狭窄,出来的道路很远,敌军在这种地方能做到以弱小的兵力击败我军强大的兵力,以少量的兵力击败我军众多的兵力,这就是骑兵的没地;大溪深谷,草木茂盛,这就是骑兵的竭地;左右两边都有河流,前面有大山,后面有高岭,全军在两条河流之间与敌交战,敌人内据山险、外据水要,占据了有利地势,这就是骑兵的难地;敌人阻断了我军的粮道,我军能前进却不能退回,这就是骑兵的困地;低洼潮湿、水草很多的沼泽地,前进与后退都泥泞不堪,这就是骑兵的患地;左边有深沟,右边有大坑,高低差别不大,如同平地,我军前进或后退都会招来敌人,这就是骑兵的陷地。这九种都是骑兵的必死之地。明智的将领懂得这些,这是他们能够远避灾祸的原因所在。昏庸的将领不懂得这些,这是他们失败的原因所在。”
战步第六十
武王问太公曰:“步兵与车骑战奈何?”
太公曰:“步兵与车骑战者,必依丘陵险阻,长兵强弩居前,短兵弱弩居后,更发更止,敌之车骑虽众而至,坚阵疾战,材士强弩,以备我后。”
武王曰:“吾无丘陵,又无险阻,敌人之至,既众且武,车骑翼我两旁,猎我前后,吾三军恐怖,乱败而走,为之奈何?”
太公曰:“令我士卒为行马、蒺藜,置牛马队伍,为四武冲阵。望敌车骑将来,均置蒺藜,掘地匝后,广深五尺,名曰命笼。人操行马进退,阑车以为垒,推而前后,立而为屯,材士强弩,备我左右。然后令我三军皆疾战而必解。”
武王曰:“善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