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的知识分子有两件头等大事一件是金榜题名一件是洞房花烛
中国古代的知识分子有两件头等大事,一件是金榜题名,一件是洞房花烛,也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事业和婚姻。小说前半部分写锺生考取功名面对的困扰,后半部分写锺生续娶的曲折,而核心则是“孝德感神”,改变了命运。由于说教的气味比较浓厚,虽然部分情节故作曲折,比如锺生放弃考试,执意探母,毛驴屡次颠蹶阻挡。误伤人命后,巧遇山叟,请求帮助,山叟得知受害者是世子,为难地说“他家可以为力,此真爱莫能助矣!”等等,但终究显得平淡寡味。
锺庆余,辽东名士 [1] 。应济南乡试。闻藩邸有道士 [2] ,知人休咎,心向往之。二场后 [3] ,至趵突泉 [4] ,适相值。年六十馀,须长过胸,一皤然道人也 [5] 。集问灾祥者如堵 [6] ,道士悉以微词授之 [7] 。于众中见生,忻然握手 [8] ,曰:“君心术德行 [9] ,可敬也!”挽登阁上,屏人语 [10] ,因问:“莫欲知将来否?”曰:“然。”曰:“子福命至薄,然今科乡举可望。但荣归后,恐不复见尊堂矣 [11] 。”生至孝,闻之泣下,遂欲不试而归。道士曰:“若过此已往,一榜亦不可得矣。”生云:“母死不见,且不可复为人,贵为卿相,何加焉?”道士曰:“某夙世与君有缘,今日必合尽力。”乃以一丸授之曰:“可遣人夙夜将去,服之可延七日,场毕而行,母子犹及见也。”生藏之,匆匆而出,神志丧失。因计终天有期 [12] ,早归一日,则多得一日之奉养,携仆贳驴 [13] ,即刻东迈 [14] 。驱里许,驴忽返奔,下之不驯 [15] ,控之则蹶 [16] 。生无计,躁汗如雨。仆劝止之,生不听。又贳他驴,亦如之。日已衔山,莫知为计。仆又劝曰:“明日即完场矣,何争此一朝夕乎?请即先主而行,计亦良得。”不得已,从之。[1] 辽东:郡名。泛指辽河以东,今辽宁东部和南部及吉林东南部地区。古燕地,秦汉至南北朝设辽东郡,治所襄平(今辽阳)。清顺治十年(1653)曾于此置辽阳府。
[2] 藩邸:藩王府邸。封建帝王分封诸侯王以屏卫王室,故称。明德王邸在今济南珍珠泉一带。二场:明清时代乡试分三场考试。第一场考试试时文七篇,称七艺。第二场试论一篇。第三场试经史时务策五道。
[4] 趵突泉:泉名。位于济南。皤(pó)然:头发斑白的样子。
[6] 灾祥:祸福。微词:指隐含预测祸福的言词。微,幽深,精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