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徵( ~ 年)字玄成钜鹿曲城(今河北巨鹿)人初唐杰
魏徵(580~643年),字玄成,钜鹿曲城(今河北巨鹿)人,初唐杰出政治家。幼年丧父,生活孤贫,雅好读书,深通学术,胸有大志。太宗即位后,擢为谏议大夫。贞观初授秘书监,参掌朝政,校订图籍。后一度任侍中,封郑国公。魏徵以善谏著称,敢于犯颜直谏,即使在太宗大怒之际,也敢面折廷争,从不退让,所以,太宗有时对他也会产生敬畏之心。有一次,太宗想去秦岭打猎取乐,却终未成行。后来魏徵问及此事,太宗笑答:“当初确
魏徵(580~643年),字玄成,钜鹿曲城(今河北巨鹿)人,初唐杰出政治家。幼年丧父,生活孤贫,雅好读书,深通学术,胸有大志。太宗即位后,擢为谏议大夫。贞观初授秘书监,参掌朝政,校订图籍。后一度任侍中,封郑国公。
魏徵以善谏著称,敢于犯颜直谏,即使在太宗大怒之际,也敢面折廷争,从不退让,所以,太宗有时对他也会产生敬畏之心。有一次,太宗想去秦岭打猎取乐,却终未成行。后来魏徵问及此事,太宗笑答:“当初确有此意,但怕你直言进谏,故打消此念。”还有一次太宗得到一只上好的鹞鹰,逗弄玩乐,很是得意,忽见魏徵走来,忙将其藏入怀中。魏徵故意奏事很久,致使鹞鹰闷死在怀中。
张居正改革的内容是什么?
张居正(1525~1582年),字叔大,号太岳,湖广江陵(今湖北荆州)人,明嘉靖中叶进士。隆庆元年(1567年)入阁。万历元年(1573年),神宗即位,张居正为内阁首辅,为挽救明王朝实行了一系列改革措施,是封建社会末期最负盛名的改革家。在政治上,整顿吏治,加强中央集权,创制“考成法”,以“尊主权,课吏职,行赏罚,一号令”和“强公室,杜私门”作为为政方针。在经济方面,张居正的成绩最为突出。他曾任用著名水利学家潘季驯督修黄河,使黄河不再南流入淮,于是“田庐皆尽已出,数十年弃地转为耕桑”,而漕河也可直达北京。
他推行“一条鞭法”,把各项赋役合并归一,并按田亩征银,使一向以实物缴纳的赋税和劳役转由货币完纳。“一条鞭法”是张居正在经济改革方面的重要内容,也是中国封建社会赋役史上的重大变革。在军事上,任用戚继光守蓟门,李成梁镇辽东,又在东起山海关、西至居庸关的长城上加修“敌台”3000多座,巩固了北方边防,并在边疆实行互市政策,促进贸易往来。
延伸阅读: